韦伯咨询:2025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摘要):污泥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及市场前景
来源:火狐娱乐 发布时间:2025-10-08 07:35:00
污泥,是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
从来源上讲,污泥大致上可以分为工业污泥与生活用水污泥。目前,生活用水污泥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市政污水。
污泥中含有病原体、虫卵、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然而经过恰当处理,污泥又可当作肥料、建材等资源循环利用。
污泥的处理问题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解决含水率不断降低的问题。目前,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主要有土地利用、焚烧、建材利用和填埋等方式,每种处置方式都有优点和不足。
欧美各国主要是填埋和土地利用(包括农田利用、林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以及退化土壤的修复等)。
其中:土地利用占比最高的三个国家依次是法国、英国和美国,均超过50%;日本填海造地的污泥占70%以上。
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泥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卫生填埋、建材利用(制水泥和砖)和土地利用(主要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等。其中卫生填埋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其碳排放远高于其他处理处置方式,正逐渐被其他方式所替代。
随着政策要求的变化,未来污泥填埋作为备用和应急的手段之一,发展的潜在能力大大减小,市场空间将不断被压缩。同时,各地政府也正积极地推进干化焚烧,目标是建立“生物质利用+焚烧”为主、协同处置为补充的污泥处理产业结构。
一般来讲,1000吨污水大约会产生1吨左右的污泥,每一万立方米的污水经处理后污泥产生量(按含水率80%计)一般约为5吨—10吨,具体产量取决于进水水质、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等因素。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城市及县城污水厂产生的污泥量已突破6,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纳入调查的13527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为4758万吨,污泥处置量为4737万吨。
2022年,全国干污泥产生量超过1600万吨。其中:城市干污泥产生量1370万吨,较上年减少53万吨;处置量1361万吨,较上年减少15.8万吨
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解决能力为2.15亿立方米/日;污水排放总量为639.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总量为625.8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97.9%。
2022年,全国城市污泥处置量最高的三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
其中,北京市干污泥处置量175万吨,排名第一,约占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干污泥处置总量的13%。
2022年,全国城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顶级规模的为上海市,达20亿元;湖南、四川、河南和山东位列第二至五位。
污泥处理处置上游包括污泥处理设备制造(如压滤机)、相关的工程材料(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混凝土及砂浆中的粒状材料、污水处理填料等)、处理药剂(包括絮凝剂、助凝剂、调理剂)等。
中游包括专业的污泥处理企业(数量较少)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数量众多,主营业务多为污水处理)
下游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包括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企业、市政及城管等政府机构。
污泥处理需求量与污水厂的数量、规模紧密关联。处于污水处理下游的污泥处置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的特征。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设计解决能力500吨/日及以上的《全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清单》:从污水处理厂绝对数量来看,全国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四川1215座、江苏920座、重庆747座。
当前,我国污泥处理市场上主要有复洁环保、国泰环保、兴蓉环境、鹏鹞环保、中电环保、中科环保、军信股份等上市公司。污泥处理行业上市公司每年污泥处理量均低于200万吨的规模,单个企业市占率低于3%。
图表11:2019-2023年国泰环保污泥处理服务收入及毛利率(万元,%)
截至2022年,我国城镇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率约70%,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
预计“十四五”期间污泥无害化处置市场空间为922亿元,分五年逐年释放,平均每年200亿元左右,逐年递增。
更多关于污泥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版